2016川音美院系列讲座四《欧美艺术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美国艺术考察观想》--邹琼辉副教授
[发布日期:2016年04月12日]
西方艺术起源于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欧洲,且二战之前的世界“艺术中心”是在法国巴黎。但随着美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蓬勃发展,二战之后的美国先后出现了抽象表现主义、超级写实以及多元化、跨学科蕴含影像、装置、综合材料等艺术形态的当代艺术,纽约逐渐取代了巴黎成为了新的世界“艺术中心”。那么,美国艺术的发展与现状如何?美国艺术教育的模式与体制是怎么样?美国艺术在大众群体中如何普及?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艺术院校的师生关心和了解。
2016年3月31日下午3点在美院B307,动画系邹琼辉副教授带来了一场名为《欧美艺术文化之旅系列讲座——美国艺术考察观想》的讲座。此次讲座内容是基于邹老师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访学且在美国多次艺术考察和举办个人作品展的经历,深入对比、仔细分析、总结研究而形成的。邹老师首先从西方艺术的发展倾向、美国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美国艺术美术馆/博物馆的热点分布等几个方面对美国艺术进行了整体概述。而针对具体的美国艺术现状,邹老师详细介绍了美国艺术高校的教学(包括授课模式、学术讲座、师生展览)、美国青少年的艺术参与以及美国人的学习习惯。为了更多地了解美国当代艺术创作,邹老师特别挑选了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几位综合材料大师(塔皮埃斯、杜布菲、基弗、波洛克、里希特、劳申伯格等),对他们的作品创作理念、风格、技法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在讲座的最后部分,邹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她的部分综合材料作品,并分享了她多年来的作品创作和展览(包括马拉西亚吉隆坡个人展/北京今日美术馆个人展/美国纽约百老汇个人展/美国堪萨斯个人展以及其他重大学术联展)、国外考察和访学的情况和心得体会。整个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邹老师通过大量精美图片和视频的呈现以及亲身经历的故事讲述,并辅以深度总结,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多视觉的美国艺术认知和体念。学院部分领导和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现场空无虚席、凝神静听,讲座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个人简介:
邹琼辉,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至今。先后在2003年和2010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并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作访问学者。一直来关注文化新秩序的重构,艺术创作广泛涉及传统油画、抽象综合材料、装置和互动媒体影像。作品先后在马来西亚、北京和美国纽约及堪萨斯州等地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并在国内参加若干大型学术联展。因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独特风格,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收藏;并陆续接受了美国电视台-纽约会客室/中国收藏频道/重庆电视台、美国世界日报/侨胞/星岛日报/明报/雅昌网/99艺术网等的专访。此外,在重要艺术核心期刊《美术》、《美术观察》等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6本专著;并在国内外高校(中央美术学院等)进行若干学术讲座和艺术交流,足迹遍布了美、英、法、德等20余个国家。
现场图片1
现场图片2
现场图片3
主讲人邹琼辉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