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言蜀语驻悉尼 ——记悉尼大学艺术家来华采风创作活动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0日]
金秋九月,美术学院师生在双流国际机场迎来了两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青年艺术家——Jackson Farley和Gillian Kayrooz
国家文化部为积极推动中国与澳洲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自2011年开始实施部省合作计划,每年为一个文化中心配备一个省份共同开展对口合作交流活动。Jackson Farley和Gillian Kayrooz就是由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选派的有着丰富文化交流经验的两位青年艺术家,此次来华是为了完成2017年四川省文化厅与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部省对口合作的一个项目。美术学院油画系与数码媒体艺术系承担了此次学术交流工作。
两位异国青年艺术家在校交流期间,油画系与数码媒体艺术系师生为他们衣食住行和学术创作交流活动做了细致、周到的安排:参观了美术学院油画系和数码传媒艺术系;走进美术学院的课堂,学习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了解学校课程设置及专业发展现状;数码媒体艺术系副系主任田野老师组织师生与这两位青年艺术家进行座谈,并为他们选定了采风地点。
研讨会
9月23、26日,Jackson Farley和Gillian Kayrooz受邀前往成都A4美术馆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展览厅参观。经学校有关方面的安排,他们与日本艺术家片岡纯也、岩竹理惠和四川本土艺术家们会面并进行了主题为“没大没小的世界”座谈交流。座谈中,中澳双方艺术家探讨了东西艺术文化和技术制作方式。Jackson和Gillian提出:他们认为东方艺术家十分珍视不起眼的事物,对于生活有着细腻、温柔的理解——而西方则想要破坏立新。片岡纯也说:“东方并不会因为物品的本身价值而低估其创作价值。东西方文化交流下,既有碰撞也有融合影响。”此次交流,其目的是鼓励成人与幼儿合作,涉及内容则从影像艺术、拼贴艺术、空间装置到各类实验性质的项目。
A4、川大座谈会
两位艺术家在华期间还到成都周边地方采风。参观了具有川西风情的街子古镇,品尝了名扬海外的川菜麻婆豆腐等,游览了著名的都江堰鱼嘴口,成都太古里、人民公园、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艺术家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四川的文化,领略了四川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外采风
在油画系与数码媒体艺术系的协助下,两位青年艺术家在华创作作品顺利出炉。9月30日下午,油画系主任魏建翔老师组织师生在美术学院B417教室开展了作品交流活动。交流会的开场展示了Jackson的影像作品,他的作品是在川音校内录制完成,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Gillian的作品则是对四川特有的“盖碗茶”和“火锅”再次创作,一阴一阳,对比鲜明,使她的作品十分耐看。师生们也与两位艺术家从作品到创作进行了专业性的深入讨论。
作品制作及展示
学术交流会
Jackson与Gillian,这两位来自澳大利亚的青年艺术家经过十多天采风创作出来的作品充满新鲜成都印象、风格独特、创作技法精湛的佳作,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他们以自己在成都生活十三天的亲身经历,用独特的视角和画笔将一个友好的、现代化的、文明的成都呈现给世界,促进了中澳文化交流,将成为中澳友好交流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