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峥嵘”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举行校庆作品展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19日]
12月18日,川音成都美术学院为庆祝建院十周年于四川省科技馆举行了校庆作品展。展览开幕式由成都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立新主持,莅临的重要来宾有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易柯教授、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院长马一平教授以及众多社会各界的嘉宾如李焕民、阿鸽、邓乐、叶毓山、尹定邦、赵健、张杰、赵树桐、吕胜中、林家阳、马浚诚、贾方舟、杨卫、殷双喜、王林等人。
易柯院长首先代表四川音乐学院发表讲话。他说十年前,美院引进了一批专家教授。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在全体师生不懈的努力下,成都美术学院至今已毕业了七届本科生、九届专科生和六届研究生。同时,美院师生勇于进取,近年来在国内外屡屡获得艺术大奖,他代表川音党委向美院致以热烈的祝贺。基于美术学院所取得丰硕成果,也基于四川音乐学院的长远规划,易院长再次鼓励大家为早日开办博士点及创建四川艺术大学而努力。他希望学院师生发扬迎难而上、同心同德的精神以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向各位来宾和校友表示诚挚的问候。
之后,由阿鸽女士代表四川美术家协会向美院表示祝贺。她由衷的赞叹美院于十年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成都美术学院不仅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更为自己练就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如今的成都美术学院学子遍布于祖国各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她代表四川美术协会预祝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十周年庆典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代表兄弟院校向川音成都美术学院致贺词。回望美院十年来的发展,张杰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三个感触。其一是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抓住了有利时机,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二是巴渝一家,成美与川美又有许多渊源。今后应进一步加深交流与合作,共同振兴西南地区的美术教育事业。其三便是赞叹成美创始人马一平院长的个人才干与魄力。成都美术学院由白手起家至今天的辉煌成就,在这其中马院长功不可没。最后,他祝愿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在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中地位越来越高,再创第二个十年辉煌。
最后,马一平院长代表成都美术学院发表讲话。他回顾了美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靠着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打造出了品牌和声威,十年来输送了近6000名毕业生。在各类艺术竞赛中频获奖项,甚至不乏像“红点奖”这样在国际上知名的艺术大奖,他代表全体师生向大家致以深深地谢意。
在来宾们热烈的鼓掌声中,易柯院长宣布美术展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共分为东西两处展厅。共有装饰艺术系、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工业设计系、动画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码媒体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及校友作品等十部分组成。其中,尤以马一平院长绘制的油画《桃源》(400*180cm)最引人注目。画面以成都市内的一处平凡角落为主景,描绘出在一片桃花林中人们喝茶、打牌谈笑风生的欢乐场面。他以细腻的笔法生动的刻画出四川人悠闲、安逸的生活状态。那手拿烟卷躬身看牌的中年男子,那安坐于竹椅上掏耳朵的年轻人以及在餐桌旁手拿鸡腿大快朵颐的少年等各色人物皆被被描绘的惟妙惟肖。在马院长的笔下,我们感悟出一种质朴却生趣盎然的气息。这是一种艺术大师以精湛技法表达朴素之情的展露。“艺术源于生活”,马院长的这幅作品无疑是这句话最好的注释。
此次成美艺术作品展不仅是自己十年艺术历程的一次总结,更是面向社会的一次教学成果报告。“十年峥嵘”,确实,在这其中有激情、有理想、有拼搏、有希望。光阴似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在美院师生眼里,这短短的十年却又融入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如今,美院以此次艺术展为契机,向社会各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2日,欢迎社会各界朋友莅临观看。(供稿:周昊 李莉丽)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党总支刘立新书记主持展览开幕式
川音美术学院院长马一平院长在校庆作品展览开幕式上讲话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在校庆作品展览开幕式上讲话
尹定邦教授 林家阳教授在动画系陈昌柱教授陪同下观看动画系作品
数码媒体艺术系主任黄明元教授和嘉宾林家阳教授(中)、马浚诚教授(右)在一起交流
原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与动画系主任陈昌柱教授交谈